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丨“疫”线有我,做好青春守护人

作者:程鹏 李巍男 邱文斌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王文强 视频: 单位: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4-20 投稿时间:2022-04-20 点击量:1695


【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开栏语】点滴微光,亦成星海。在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一群特殊的“抗疫战士”,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热,汇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共守校园一方净土。他们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勇敢冲锋在抗疫阵地第一线,用大爱与责任筑起校园防疫“钢铁长城”。在这个特别的春天,我们推出“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系列报道,将镜头聚焦校园守护者的默默付出,记录扎根“疫”线的温热故事,定格奋力抗疫的感人瞬间。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些普通人最闪耀的光芒,致敬那些平凡中最温暖的力量。

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丨“疫”线有我,做好青春守护人

平日里,他们是学生们最可亲可爱的辅导员老师;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他们也是冲锋在前的“硬核担当”。面对校园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学校全体辅导员和学工干部队伍义无反顾、坚守“疫”线,心系学生、主动作为,尽最大努力做好青春“守护人”。本期“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专栏撷取一线辅导员参与抗疫的工作片段,以点带面呈现辅导员群体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工作日常。

一张表格背后的艰辛

在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科阿不老师的办公电脑桌面上,有一张名为“每日核酸安排和完成情况汇总”的表格。“基础数据统计、每日更新各学院在校生数据、在校具体名单、应检情况、已检情况……”小小的表格承载了11600多条数据,密密麻麻。自学校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以来,做好这样一张Excel表格成了阿不每天的“必修课”之一。

“我对自己做的数据有信心!”阿不负责全校本科生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安排,按照要求,阿不每天要做3000多个名单,从11600多名学生里抽调。为保证数据的精准,阿不花费了大功夫。“这些数据我每天会进行多次复核。因为会出现上报总数字没变,但是参检人员发生变化的情况,所以我每次都要打电话到学院,要具体核实到人。”除了核实参检人员,阿不要统筹安排各个学院的检测时段,检测后,阿不还要对检测情况进行汇总,把没参加核酸的学生数据分离出来,添加到第二天的核酸名单。“因为要一一核对数据,核对完后反馈学院,再进行调整和审核,所以我们的晚饭基本上是八九点往后才吃上的。”由于工作强度大,熬夜成了阿不的家常便饭。“有一次凌晨三点,我在工作群发通知,本以为很多辅导员已经休息,但没想到大家及时回复了,而且在群里说‘阿不老师辛苦了’,我当时就觉得再怎么累都值得。”

“工作多做一步,让学生少等一会”

常态化核酸检测状态下,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尽可能减少同学们核酸检测排队时间,老师们在幕后默默做了大量保障工作。“我们学生从下楼到完成核酸检测,整个过程10-20分钟就能完成。”深蓝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何筠自豪地说。“梦溪校区所有学生参加核酸检测,都由大类辅导员带队有序进场。采取群接龙的方式,每一位到现场带队的辅导员根据完成情况提前15分钟呼叫下一位带队老师,这就是我们‘快’的秘诀。”

在长山校区全员核酸检测前一天,理学院辅导员杨旺林沿着学生的检测路线走了一圈,边走边思考同学们排队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怎样在学生队列行进中有效保持2米间距,间隔多少米安排一个学生干部,怎样把一支队伍分成三到四段进行管理等等。”在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后,杨旺林按“包保式”管理模式,垂直对小组长进行安排。“我把全员核酸检测的事务一项项细化到每个小组,精确到每个小组的集合时间,明确学生骨干和班长、小组长的职责。”在4月17日的全员核酸检测中,学校给理学院安排的时段为早7:00开始检测,学生干部6:40到操场集合完毕,有效组织学生排队,维持学生行进秩序。在小组长高效组织、学生高度配合之下,理学院仅用时20分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深夜里的守护者

在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升级后,每晚都有辅导员定点轮岗值班以应对校园突发状况。孙艺婕是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20级辅导员,也是夜班轮值辅导员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学生发热,我送学生到达医院已经是晚上九点,原本凭学校的介绍信,只要等到胸CT和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出来就可以送学生回校,但由于当时是校园封闭管理时期,医院要求必须要等到学生的核酸结果出来才能离开,所以我们得在医院等六个小时。”等待核酸结果时,孙艺婕看到学生因发热非常不适,为他找来一把躺椅,一直在旁悉心照顾。凌晨两点,学生核酸结果为阴性,孙艺婕这才带学生离开医院,踏上返校的路途。直到把学生在校内隔离点安置好后,孙艺婕才回去休息,此时天空已泛起鱼肚白。

类似的事情不仅仅孙艺婕遇到过,每位值班老师都是校园里的深夜守护者。“为学生服务始终是辅导员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关爱学生,为学生默默付出,无怨无悔”,深蓝学院杨文老师刚从医院回来疲惫地说。因为要送发热学生就医,他已经连续作战两天,总共只休息了3小时。

统计晚归学生数据,送学生就医,与学生谈心谈话……夜深人静,辅导员们忙碌的脚步依旧。疫情防控升级管理以来,每晚12点之前不睡觉,已经成为每一位辅导员工作的常态。

考研、就业,一个也不能落下

当毕业季撞上疫情期,考研和就业的学生们面临着格外大的压力,更牵动着辅导员们的心。

“杨老师,我拿到了心仪的offer,谢谢您!”接到同学的“报喜”电话,杨旺林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名同学的简历,杨旺林前前后后帮他修改了8次。“修改简历、投递简历、线上面试……”杨旺林为毕业生提供“全过程”的指导。 “从学校发布的2000多条招聘信息中梳理出适合理学院学生的岗位,将就业信息转发给学生;同时,自己也联系一些企业,主动推荐我们的学生。”杨旺林所带的大四毕业生共193名,“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一个也不落下。”

“我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帮助6名学生‘上岸’了。”除了学生处日常工作,阿不同时还担任机械学院和电信学院各一个专业的辅导员。不管工作到多晚,他不会忘记班上的学生。今年,他班上有6名学生一志愿考研成绩不理想,需要调剂。了解到情况后,阿不立即行动起来,帮他们及时查找调剂信息,联系调剂院校,提供“一对一”指导,最终这6名学生全部顺利“上岸”。

真情相伴,筑牢“心”防线

“可爱的冰墩墩、蔚蓝的大海、生机勃勃的向日葵……” 乘着和煦的春风,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风筝放飞在江科大绿茵场上空。这是能源与动力学院风语情绪自助站举行的以“放飞梦想,让我们约‘绘’吧”为主题的风筝DIY放飞活动。“当前校园封闭式管理,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宿舍,缺少运动量,也导致很多同学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心理压抑感。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我陪着同学们一起走出宿舍,来到校园放风筝、玩游戏,让大家感受春天的气息,释放心中的压力。”活动组织策划者、能源与动力学院辅导员解海燕介绍。在这个特殊时期,解海燕心里始终最牵挂的是学生。她每天会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与同学们聊生活、聊学习、聊日常,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曹梦瑶同样也是同学们的“知心姐姐”。学校食堂在封闭管理期间不能堂食,曹梦瑶的办公室也离学生公寓较远,为了便于与学生展开谈话,曹梦瑶买好饭带到学生宿舍,在那里“速战速决”后再与学生促膝长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张世文曾当过兵,雷厉风行的他对待学生却十分“有温度”。张世文认为,“在疫情期间,更需要给学生一些温暖。”校园疫情防控管理期间,一位学生因学习压力出现情绪波动。“这位学生正在做的实验一直达不到预期效果,她感到很挫败又很焦虑。”张世文的解决方法是“给出温度”,“对她进行心理上的开导,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前因后果后,要给她信心,稳定学生的情绪。我认为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不甘心躺平,所以我一定要帮助她重树信心。”“铁汉亦柔情”,只要有学生过生日,张世文都会给学生发祝福。“一句简短的话语,‘2.33’的红包,就是一点心意,希望学生能感到暖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