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江科大的故事 | 赵良才:薪火相传奋斗路

作者:赵良才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3-04-04 投稿时间:2023-04-04 点击量:2744

【人物简介】赵良才,1942年生,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79年调至镇江船舶学院工作,曾任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先后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进修。全国优秀教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79年,我从昆明国营西南曙光机械厂调至镇江船舶学院动力与机械工程系(简称二系)工作,从工厂技术员转型为高校教师。此后近十年间,我主讲机床电气、NC机床等课程,主研微机改造机床,并先后在上海交大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拥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1988年底,随着师生数量的增加和学科专业门类的增设,学校将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从二系分出,成立机械工程系(简称八系),我曾担任八系第一任系主任。

合作努力改建八系

新诞生的八系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和全系教职工一起进行八系专业改造,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模具专科新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争取和青年教师培养。

由于社会需要,传统的机制专业需要改造,向机电结合与信息化方向发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模具专科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较好地丰富了八系的教学层次和专业设置。

刚办大学时,实验室很简陋,仅有一些旧机床。我与同事们申请经费修了一台NC车床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购买一台NC机床,建设了CAD/CAM科研机房、测试和控制实验室。后继年轻人,建立了现在的江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

系部发展离不开科研项目,通过积极争取,我与沪东重机工艺所合作开始《船用柴油机箱体零件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该项目开发较为成功,1992年获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后,在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局的支持下,申请到FMC网点应用课题以及计算机重点应用项目等,总经费达几十万元,合作单位涉及船舶总公司的许多单位。在逐渐建立完善的实验室里和慢慢充实的各类科研项目中,许多青年教师得到较好的锻炼和培养,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系里还积极与哈船院和南航等院校联合培养本校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用这种“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在全系上下共同努力下,八系在学校的1993-1994学年第一次系部教学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回顾八系建设历程,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全系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分工协作,教学研究和行政事务责权清晰,积极培养新生力量,热情关注和扶持青年教师成长,既严格要求,又耐心传帮带。放手让青年教师挑起教学和科研上的重担,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成长空间,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当时的发展,更能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群策群力发展硕士点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点于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995年开始自主招生,是学校最早获准建立的硕士点之一。前期八系的改建以及引进高级教师为硕士点申请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建设成CAD/CAM科研机房、测试和控制实验室为培养硕士生提供了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验场所。  

在1992-1995年,即系部自主招收硕士生之前,我们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生,既是培养人才,也为学习经验,完成和完善我们自己的硕士生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稳定的科研方向是硕士点的生命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专业形成三个较为稳定的方向:新工艺新理论、CIMS(CAD/CAPP/CAM为主)、测试与控制。科研方向确定了,饱满的科研工作就成为培养硕士生的必要条件,“九五”(1996-2000年)期间,系部承担军工基金项目及国防科工委重点预研项目“鱼雷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一体化工程”中部分课题等,任务较为饱满、经费较为充足,为发展学科特色和硕士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内部搭建,还要勇敢“走出去”,努力拓展外部渠道,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是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知名度的重要步骤。我们的科研主要依托部门是船总和国防科工委,这是极佳的平台,船总机加工网就设在我们这里,每年组织活动。我们还参加了高校机械加工自动化研究会活动,也尽可能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不仅能接触到学界前沿信息,还能拓展人脉、搭建渠道,这对争取课题、推荐优秀人才去名校读研读博深造都大有裨益。

对于刚刚起步的硕士点而言,完善的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形成稳定的科研方向、壮大科研力量和争取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内外互促,形成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

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1995年,我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其实我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教师,我主要精力放在两部分:一是争取课题,建设学科,二是把课上好,教好学生。

我开设了《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机床电气自动化》《专业外语》等十多门课程,是全系开设课程门数最多的教师。很多新课没有参照的模板,甚至没有教材,当年还不像现在找资料这么方便,备课着实花功夫。我的新课教学质量被评为A等,还获得学校1993/1994学年优秀教学质量奖,《NC加工程序编制》课程建设获得1994年学校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

在新课开设过程中,出于教学需要,我编写了多种教材,在此基础上,结合科研成果编写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设计》一书,机械工业出版社于1994年4月出版。这本书的初稿全靠手写完成,花了一年多时间,在格子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妻子协助我誊写和整理手稿。出版后反响不错,该书不仅作为本科教学用书,还被一些院校作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加印多次,后来还再版过。

培养学生,我的体会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退休后我参加过一次学生回校活动,发现一大半的学生都没在从事本专业工作。一个人学过的专业知识可能会遗忘,但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会终身受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还要多给他们讲讲前沿的观点,多带他们在实验室锻炼,给他们接触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机会,将他们培养为头脑灵活、思维开阔的有办法的人。

个人的学术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这一辈终将老去,想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更何况,做科研、搞教学,必然依靠团体。几十年前我去外面参加学术交流时深有体会,著名学府去的都是人数众多的科研团,而我有时是孤零零一个人。从那时起我就明白,要为学校、为国家培养人,老人培养新人,前辈带动后辈,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培养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起自己的队伍。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才能走得长远,这就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意义。

  

(采访、整理:罗文 谢凌燕  摄影:程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