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的“她”丨理学院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绽放在“数学”里的铿锵玫瑰

作者:张静 张驰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法制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0 投稿时间:2024-03-10 点击量:4240

当数学碰上女性学者,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一直以来,在各大校园里流传着关于数学的“恐怖”故事:“从前有棵树,叫高数,上面'挂满'了同学...”,在不少学生看来,高数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有幸能与理学院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交流,一起探寻她们与数学与讲台的故事,感受那些在数学领域绽放的“铿锵玫瑰”。

1709864383185756.jpg

1709864702279980.jpg

冰心一片铸师魂

这片数学的园地中,理学院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堪称佼佼者。她们承担着全校各专业《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量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通识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仍获得了全国、全省等教研奖项近百余项,充分展现了她们强烈的事业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团队负责人居琳老师骄傲地介绍,11人的团队中,7朵金花撑起了团队的“大半边天”,她们用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为这片数学园地带来了别样色彩和魅力。

谈及教学,她们始终秉承老一辈教师的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应用,践行教育理念,为培养高水平的本科人才竭尽所能。为了把艰涩枯燥的数学课程讲得妙趣横生,团队成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看似时间不长的一节课程,却至少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准备去打磨”。团队依据各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张莉娜老师和朱玲老师负责学校文科专业的数学教学,她们深知文科生对数学的畏惧,授课时会将数学与专业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们感受到学好数学可以为学好专业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备课、私人时间的备课占用了课堂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独属于教师这个职业鲜有人关注的另外一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们花费一年多时间对1988-2023年的所有考研真题按照知识点打散再整合,将考研和竞赛相融合,只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课堂内外的传道解惑,课后的时间洋溢着青春的氛围,老师们知道自己被“蹭课”,也被起了各种有爱的昵称,有学生特别爱和老师们“唠嗑”。被学生叫做“静姐”的陈静老师提到,学生们很爱和她们分享生活,相处时间久了,就和学生处成了朋友。

1709875363126455.jpg

勤耕不辍默奉献

“一切为了学生”是团队共同的育人情怀,这种情怀始终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甚至延伸到周末、暑假。她们笑称“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除了约定的线下答疑,“我们的线上答疑群是不解散的,要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很多学生习惯熬夜刷题,老师们担心学生着急等待,有时候躺在床上了还是坚持爬起来手写答题过程再拍照上传。还有已经去浙江大学读研的学生,在参加数学竞赛时也依然会继续向本科就读必赢官网时所熟悉的老师请教。

“以赛促学”是老师们的教学宗旨,让学生在“学中赛、赛中学”,形成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将学习的风气带起来”。暑假的线下授课,上午是考研辅导,下午是竞赛辅导,从早上8点到晚上5:30,中午只休息一小时,团队老师轮流上三天歇一天,授课量达到了惊人的224课时。“面对高强度的任务量,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的呢?”徐江老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做老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有进步有成长,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或许这就是做老师的情怀”。

艰辛的付出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据李敏捷老师和徐维艳老师回忆,以前学校是没有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考点的,出于学生强烈的参赛愿望,团队积极与组委会沟通,后来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建立了考点。后面,也是在充分地沟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竞赛被录入到B1类当中,学生学习高数、参与竞赛的热情也越发高涨,报名人数和获奖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相较于2018年,那时是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当时只有97名学生报名比赛,最后只拿了3个一等奖。目前已经发展到有483位学生报名,获得27个一等奖,2人晋级全国总决赛。在校期间积极参赛的同学们在大四考研数学中都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例如20级计算机学院孙屹君同学获得了数学145分接近满分的好成绩!

1709875427585258.jpg

踏浪前行共奋进

为了迎接今年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严格把关文档资料,层层自查互查,确保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上学期,团队在作业、复习和课后讲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额外辅导工作,使得大一学生的数学不及格率降低到了1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计划在今年继续啃下高数A2的课程,确保学生在数学课方面不会拖后腿。此外,也将继续做好假期的数学竞赛和考研辅导工作,使教研成果更上一层楼。

当问起团队为什么能攻克难关佳绩频传时,老师们相视微笑,默契回答:“我们大多在一起工作二十几年了,已经超越了同事关系,更多时候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忙碌的教研工作与个人的生活穿插交错,间隙之间,她们会组织家庭日活动,品尝美食、交流育儿心得,一起欢笑、一起成长,这些亲密无间的相处,让她们早已成为最默契的知己。

在这个独属于女性的节日里,理学院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献上最真挚地祝福:“祝全校妇女同胞们青春永不老、身体永健康、心情永美好!”

 (摄影:史祖铭  初审:张静  复审:张驰  终审:毛晖  编辑:张静)


分享到: